婚姻律师 http://www.lihunlvshi.com
1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东北少帅张学良却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未发一枪一炮便让出了东北三省,并带着三十万东北军逃进了关内。
张学良进入关内不久,蒋介石便令其担任鄂豫皖三省副司令,负责杀害我党在鄂豫皖三省的势力。长征之后,我军主力在陕北顺利会师,蒋介石又将张学良调往西安任西北司令,企图将我军歼灭在西北地区。
张学良到达西安之后,却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杨虎城。正是他们二人发动的“西安事变”,使得国共双方重归于好,正式开始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将枪口一致瞄向了日本。
不过在“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双双都被蒋介石囚禁了起来。杨虎城更是在蒋介石败逃台湾前夕被军统特务残忍杀害,而张学良则因宋美龄的关系得以在台湾保全了性命。
1990年,恢复自由之身的张学良带着赵四小姐前往了美国檀香山定居,在其百岁寿辰将临之际,杨虎城的后人专程来到了美国檀香山看望他。
按理说张学良和杨虎城可以说是生死之交,见到他的后人,张学良定然的欣喜若狂的,可实际上张学良在看到杨虎城的后人时却有些颤抖,随后只是淡淡的说了四个字:“你好,你好。”
说完之后便一语不发了,这不禁令我们产生了些许疑问,莫非张学良和杨虎城之间并非亲密无间,他们两人是否还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张学良与杨虎城共同谋划了西安事变
实际上西安事变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整件事情的谋划除了张学良外,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其中也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36年12月,当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日寇盘踞在东北对我华夏大地虎视眈眈,张学良和杨虎城等爱国将领多次致电蒋介石希望他能与共产党一致对外,共同抗日。
然而蒋介石却不为所动,更是屡次命令张学良对红军展开第六次伤害共产党的计划。
张学良对此自然也是无动于衷,蒋介石为了逼迫张学良用兵,便独自来到西安,并召开了第六次计划大会。在会中还宣布了由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来完成剿共任务。
蒋介石此举顿时引起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警惕,倘若由中央军接替了西北剿共任务,那么东北军与西北军又该如何自处,莫非蒋介石是想将东北军与西北军慢慢蚕食么?
会后,张学良与杨虎城等人立即针对此事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与共产党作战。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张学良和杨虎城还秘密联系到了我党的副主席周恩来,希望周副主席能够让共产党一起配合,完成此次兵谏行动,力促抗日统一战线的达成。
随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便回到军中对东北军和西北军分别展开部署,力求兵谏行动不出意外。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立即派兵包围了蒋介石的住所,并将蒋介石等人全部扣押。
西安事变之后昔日好友产生分歧
蒋介石被扣押之后,举国震惊,国内外报社纷纷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此时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了他们二人面前——蒋介石的去留问题,而张学良与杨虎城间的争议也是源于此处。
张学良认为,我们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实属为了民族大业不得已而为之,如若老蒋同意将枪口一致对外的外便理应释放蒋介石。对于张学良的这一提议,杨虎城却表示不敢苟同。
在他看来,蒋介石独裁已久,既然扣押蒋介石的行为已经发生,就不能再放他回去,否则便是放虎归山,我们这些人的性命都将休矣,不如我们重新推选出一个首领联共抗日,岂不更好!
就这样,张学良和杨虎城对于是否释放蒋介石回南京的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正当他们二人争得不可开交之时,为了缓解与国民党的关系,我党派出周恩来作为代表来到了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及蒋介石展开了谈判。
在周恩来的多方协商之下,蒋介石同意与我党精诚合作、一致抗日,而杨虎城也同意将蒋介石放回南京。自此,这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便算圆满结束了,不过张学良和杨虎城间的芥蒂却始终难以磨灭,他们二人的关系也大不如前了!
半个世纪之后芥蒂尚存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过了半个世纪,来到了2000年。当年西安事变的主角杨虎城早在1949年便被蒋介石下令杀害,而另一位张学良也已年满百岁,并从软禁结束后便一直生活在了美国。
在张学良百岁寿辰将临之际,杨虎城的后人来到了美国找到张学良,并主动打招呼道:“您好,我是杨瀚,我的爷爷是杨虎城,今天专程来看您啦!”
在杨瀚看来,张学良与爷爷是生死之交,他见到自己一定会欣喜万分。
可谁知张学良在听完杨瀚的介绍后只是浑身颤抖,过了半响方才回道:“你好,你好。”随后便一语不发了。
由此可见,张学良心中对于当年之事仍有芥蒂,面对故人的后代也不愿再提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