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项目 https://m.touzitop.com/ysjd/20195522.html
做传统艺术,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十年如一日地对技艺的钻研;做现代艺术,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把“超现实”变成“现实”的勇气。
这两种路径,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创新;这两类艺术家,在艺术市场里同样重要,却常常互相鄙视。
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Z世代的我,还是更喜欢后者。因为我喜欢现代艺术带给我的感受,就是:“你觉得它简单,但你就是想不到!”
CharlesPétillon作品:《家庭纪念品》
今儿给大家介绍的法国艺术家CharlesPétillon的作品,让我说的这种感受,变得非常好理解。
因为他的每幅摄影作品里都是“日常景观”加上“白气球”,但事实就是:很吸引眼球。
数不清的白气球,出现在了它们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就像拼贴艺术一样,CharlesPétillon在现实生活中创造了一个“超现实景观”。
上:《看法》,下:《突变》
CharlesPétillon是70后,他在广告行业工作了近10年,曾为Lui、Vogue、Numéro等杂志工作。
2009年,他开始疲于机械的日常拍摄,决定用摄影来表达一些个人观点,重新把它当作艺术。
一开始,他想要传达政治暗喻,但又觉得自己只能提出问题,并不能提供解决方法,所以就把目标转向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生存环境。
上:《游乐场1》,下:《游乐场2》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创造的虚拟空间,几乎已经垄断了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这些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生存环境,已经逐渐变得冷清。
比如“游乐场”系列,CharlesPétillon选择的是篮球场、儿童滑梯,再比如电话亭和实体店铺,它们也都是正在消失的东西。
上:《对话》,下:《被征服者的悲哀》
CharlesPétillon把自己的气球装置统称为“入侵”,一方面指气球溢出空间时产生的感觉,一方面指对人们回忆的入侵。
对他来说,白色是一个中立的颜色,不带情绪,没有刻板印象,不抢镜,它更容易让人们看到照片时,注意到气球周围的环境。
上:《异常》,下:《民俗》
CharlesPétillon觉得,气球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小孩子喜欢它,它代表了童趣、纯真;它很脆弱,一个针头就能引爆;同时它又很危险,因为爆炸带给人的恐惧,是生理层面的。
CharlesPétillon和《心跳》
CharlesPétillon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2015年在伦敦考文特花园安装的“心跳”装置。考文特花园有“伦敦心脏”的美誉,在这里留下作品,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
他组建了一个20人团队,给考文特中心的顶部挂上了10万个白色气球,装置总长54米,它像一片云一样,给这个19世纪的建筑带来了新的活力。
《冰屋1》《冰屋2》《无建筑》《叠加》
如果在照相技术刚刚完善的时代,CharlesPétillon的作品,可能不需要白气球,就能拥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在这个时代,纯粹的风景摄影,功能性价值更大,比如:充当电脑壁纸。
大多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现代艺术作品,其实都不是以技艺取胜。只不过,能被称作现代艺术家的人,大多都不会提前考虑:我做的到底是不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