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家
在北京昌平的村子里,设计师林巧琴为好友夫妇打造了一座外方内圆的乡间小筑,这个奇异又可爱的房子正是《安邸AD》8月刊的封面之家。“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房子的设计灵感来自纪伯伦的诗句。这个家像一把“拉满的弓”,也像父母的温暖怀抱,赋予山下的家满载的爱。
抛开焦虑,归园田居
男主人任泉灏和女主人于丽。男主人任泉灏创建了生活方式品牌,出品包括手工棉麻瑜伽垫、瑜伽服、静坐毯、尼泊尔传统手工颂钵等。承接项目也涵盖空间设计改造、生活美学营造,旨在构建一种家庭精神生活方式。
当不少父母为学区房绞尽脑汁时,任泉灏夫妇却放弃了北京城里的景山学籍,带着三个孩子和一猫一狗,举家搬到昌平区的一个小村子里。夫妇俩辞去全职工作,怀抱轻松宽容的心态,全心全意为孩子打造成长空间。“相比城市的拥挤和紧张,这里的氛围轻松舒适,不仅是对孩子,对我们也是如此。”
从航拍角度俯视,外方内圆的建筑结构在村子中显得格外突出,与周围房屋对比构成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和谐。房子外方内圆,内部呈“拉满的弓”的形状。其灵感来自纪伯伦的诗句:“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夫妇俩放弃高薪厚职和学区房,在大部分人眼中必定拥有“财务自由”的底气。“财务自由,说到底是心灵上的自由!”男主人反驳道,“我们只是换了一种工作方式,现在的状态不像以前那么慌张、着急。我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放在生活里......”
外方内圆的通透空间
灵感源自纪伯伦的诗句
宅院的外墙呈方正的结构,外立面看似平平无奇。
驱车驶入昌平区,平平无奇的乡间小路,看着一排排整齐的街门好像能猜透里面的大场院:几间通透的平房和看家大黄狗......而推开任泉灏家大铁门的瞬间,之前所有的想象如肥皂泡一般“噗”地消失。这是一个圆形的院子,一道光从一圈玻璃幕墙反射过来,稍稍晃了下眼睛。
从屋顶俯瞰整座建筑,方正的外墙内另有玄机,庭院中央是花园,椭圆形的居住空间将其环绕,悉数使用了玻璃幕墙。屋顶有一家人精心打理的菜园,四时有花,八节有菜。
宅院外方内圆,其灵感来自纪伯伦的诗句:“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设计师林巧琴是主人夫妇的好朋友,他们对彼此的生活理念十分认同,因此家的打造也一气呵成。“我将房子做成‘拉满的弓’的形状,同时又像是父母温暖怀抱,这便是我理解的‘家’。”
环绕着中心庭院的客厅、茶室和餐厅,在视觉上环绕一体,是一家人最喜欢的互动区域。
推开一道玻璃门进入室内,用“通透”形容这座两层的建筑再合适不过。站在明亮的客厅中央四面环顾,几乎能望尽房子的全部。
椭圆形的设计让光影的变化成为屋内最珍贵的“陈设”。任意推开一扇玻璃门,便能去到阳光倾泻的中央庭院。
“把屋子全部装成玻璃幕墙,是希望将院子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随着季节和时间的转换,阳光从早到晚在室内画圆般环射,时间和空间交错关联。”男主人介绍道。
餐厅对望,茶室和客厅一览无余。
客厅的一侧,有一个三面都有方圆形入口的下沉区域,里面放着榻榻米,有孩子们的玩具和画作。“这里仿照凉亭的形状设计。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一家人在这里聊天、做游戏,余晖刚好能洒进‘亭子’里......”林巧琴让每一个角落都“中看又中用”,不仅承载生活起居的功用,也记录了家人之间的温情时刻。
移步景易,目之所及,各处都充满了小惊喜。
全屋最大的设计争议就是二楼的钢绞线。房子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小,老三还在妈妈肚子里,完全没有墙体的设计,大家总觉得不太安全。林巧琴要百分之百保证设计、材料、使用的安全要求。
设计师林巧琴与女主人于丽是好朋友,更能理解对方的需求,为一家人打造专属空间。
“钢绞线不仅体现‘弓弦’主题,更重要的是从视觉上打通整个空间,妈妈在二楼,可以看到一楼全貌,无论孩子在哪玩,都在视线范围内。而从一楼望上去,整个空间是通透的,有一种家人更亲密无间的感觉。”
家的建造
是一场全员行动
庭院内,银杏树下适合品茶习字,安度四季。
在主人夫妇看来,家人之间的血脉和牵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而房子里最珍贵的“传家宝”,则是孩子房间里的一只老柜子,它是男主人任泉灏爷爷奶奶结婚时的柜子。“我觉得它象征着一份厚重的传承和守护。”
狗狗六儿在庭院中午休。
茶几的原材料来自翻建院子时挖出的老香椿树根,由男主人手工打磨而成。
向左滑动
家里住着姥姥,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小妹妹,一只猫叫九儿,一只狗叫六儿……每位成员都是建造家的参与者。猫咪和狗狗在屋子里、院子里晃来晃去,打盹儿、嬉戏,也是在为建造一个安乐窝做“努力”。
一天到晚睡不醒的猫咪九儿,家中所有角落都是它栖息的“地盘”。
经历5年时间,这个家一点一滴变得完整起来。餐桌、书画桌是任泉灏自己做的;银杏树下的茶几来自翻建院子时挖出的老香椿树根,也是他自己一点点打磨出来的。院子里的草坪是一家人亲手铺的;屋顶的菜园也由家人们打理,各种蔬菜够吃三季......
儿童房外的过廊墙上,陈列着各种小摆件,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院子的一角有攀岩壁,旁边的楼梯在通往天台的中间有个小平台,设计师说:“这块地方想留给小朋友玩,但没想好怎么布置,后来爸爸决定干脆让孩子们自己设计。”
主卧的外墙上展示着孩子的画作,每一幅都是他们乐于与爸爸妈妈分享的心灵秘密。
于是,这里就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孩子们的秘密基地可不止这一处,儿童房里一整面墙的大黑板让他们能随意画画。房子里好几处都挂着孩子们的画作,每一幅画都是孩子们乐于与爸爸妈妈分享的心灵秘密。
主卧视野宽阔,整个院子都能透过玻璃窗映入眼帘。
主卧内还专门打造了一个禅修小憩的小隔间。
向左滑动
这个家就像纪伯伦《论孩子》的最后两句所描述的:“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INTERACTION
话题互动
如果同时实现了财务和心灵自由,
你会选择住在城市还是乡村?
文末留言聊聊。
以上内容来自《安邸AD》2021年8月刊
摄影|雷坛坛
摄影师助理|WaiWai
造型|远方
撰文|徐里
编辑|宋杨YangSong、陈桑雨
视觉设计|MokMo
助理|马瑛璐、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