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网 https://www.touzitop.com/ysjd/4235.html
如果出门旅行,你会怎么收拾行李?
我猜是三步:
先把需要用到的东西都找出来,然后装进行李箱,最后关上行李箱。
可是,如果行李箱太挤,装不下呢?
一种可能,想带的东西太多。
那我们就精简,少带一些,保证最基本的“够用”。
或者,向精于收纳的人学习,把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尽管会麻烦一点、拥挤一点,但只要最后能装下,这种付出也是有回报的。
这是很常见的两种做法。
从市面上,关于“断舍离”、“收纳”、“小家越住越大”等书籍的销售量就能看得出来。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可能:箱子本身的大小。
空间这东西,原本就是相对的。
是拥挤,还是宽裕,从来都是对比之后的“感觉”,不是吗?
对东西是这样,对我们自己也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人面对一些小事就会感觉“压力山大”;
而有些人面对巨大的困难,依然能够“举重若轻”?
《创造你的成长空间》这本书,就提供一种新的看问题角度。
作者德里克·德雷伯是一位领导力咨询师,有十五年的咨询、培训经验,目前担任YSC国际咨询公司英国和欧洲区的管理顾问、商务主管,也是“中间派”智库“前进”的创始人。
首先,本书要讨论的“空间”并非物理上的空间,而是一种抽象的表达。
在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菲弗的著作《空间的产生》中,提出过一种“精神空间”,意思是:
不同个体对于相同的现实客观环境所产生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有内就用外,与精神空间对应的,就是“社会空间”,即:
个体与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创造的空间。
无论是“精神空间”还是“社会空间”,显然都不是直接存在的,它们需要你来创造。
以作者分享的一个案例来说。
前来咨询的人化名“乐子”,她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人。
优点:行动力快;
缺点:缺乏思考。
是的,乐子总是“很着急”,因为看到周围人都在“忙碌”,所以很害怕自己的“闲着”。
遇到事情,总喜欢抢先行动。似乎只要手上没有事情在做,就是在浪费时间一样。
可是,很忙碌、很上进的乐子,实际做项目的效果如何呢?
很不理想。
甚至一些项目,到了最后,不得不让她的领导出面善后。
所以,在作者分析收,觉得乐子所谓的“行动快”,其实是在掩盖“思考少”而寻求的一种安慰感。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看上去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真的是乐子“不愿意磨刀”吗?
不是。
真实原因是:
乐子不知道怎么磨刀,更不知道在哪里磨刀。
是的,“三思而后行”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但问题是,该如何思考呢?我们有没有锻炼过自己的思考能力,给自己打造一个“思考空间”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乐子的具体问题中,作者给了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法:反思圈。(如图)
反思圈属于一种“思维训练模型”,是通过在行动前和行动后的“提问-回答”来进行的,将需要思考的内容从你的脑子中梳理出来,慢慢从一种“刻意思考”变成“习惯性动作”。
但是,如果仅仅是提供思维工具,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维能力”,而要用“思维空间”呢?
我觉得,作者想要强调的,是:
单有方法并没有用。
谁不知道跑步对健康有好处?但有多少人坚持跑步了?
当乐子了解了思维方法后,真正要克服的,是自己“着急”的心态。
在乐子的精神空间中,如果没有给“思考”留有一席之地,那么知道再多的方法也是“无处安放”的。
创建这个“思维空间”,需要从:时间、环境、人际和精神,这四个方面着手。
时间、环境容易理解;
人际的意思是“可以适当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就是“你的智囊团”。
我来介绍一下作者所说的“精神”,可能是翻译的原因,从解释来看,“精神”指的是知识或经验储备。
萨奇,一位传奇广告人,曾经就有一段故事。
当他在餐厅听一个客户滔滔不绝倒苦水的时候,顺手就给他写出一句营销语,客户惊叹,“对,这正是我想要的,你想出来了!”
随后,萨奇说:“从今天起,请每个月支付5万美元。”
客户很生气:“你明明只用了几分钟!“
萨奇回答:”何止几分钟,我在过去30年里的积累的阅读、沟通、学习和思考都在这里。“
被人看见的终究是表现,其地下支撑的筋脉到底有多深,才是实力的差距所在。
所以说,需要结合了至少四个维度,才能算有了“思考空间”。
除了“思考空间”,作者还强调了“人际交往空间”、“行动空间”和“自我存在空间”。
每个“空间”,作者都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形成了全书的12个章节。
这样做的,当然能让读者感觉到“言之有物”,但对于作者的方法论来说,就显得不那么紧凑了。
甚至,在个人成长方面,有些问题本来就是“互相关联”的,所以在具体的案例分析说,也会出现“交叉”的现象。
第一遍读的时候,这个感觉很明显,直到画了结构图之后,才感觉到清晰了许多。
不过,正如我开篇提到的“装箱子”一样。
这本书里所有提到的方法,你并不是全都不知道,但是没关系。理解作者所说的“空间”,有意识地切换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像乐子一样,一味依赖行动力,或许就是这本书给你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