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挣钱在哪一个行业都不容易,很多白领坐办公室,看似冬暖夏凉的工作环境让人羡慕,但是朝九晚五加班,时时刻刻听候公司差遣,甚至一些公司为了让打工人多干活,周末都加班,还没加班费,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只能接受无常的命运安排。
6月29号讯,小火锅美食品牌呷哺呷哺将任职9年的首席执行官赵怡罢免了,两个月的时间,呷哺呷哺高层三次变动,让这家公司的股价在今年已经实现腰斩,赵怡也公开称,自己兢兢业业无休工作,出差期间却在厕所中被罢免。
6月14号,呷哺呷哺就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定罢免赵怡的执行董事职务,因为赵怡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存在重大差异,继续让赵怡当CEO不符合股东整体最佳利益,而稍早之前,赵怡因为子品牌未达董事会预期,已经被解任了行政总裁。
但是呷哺呷哺董事会的罢免,赵怡显然不认可对方的说法,赵怡发布消息称,自己在2012年加入呷哺呷哺,9年的时间基本无休,2014年带领呷哺呷哺成功上市,在业绩下滑时升任执行总裁,并扭转2019年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2020年疫情期间,仍带领公司完成业绩有效提升,并质问,所谓的发展不达预期从何而来?
更加让人唏嘘的是,赵怡说,她在出差回程途中接到董事会电话,只提前20分钟被告知参加重要会议,但是她在火车上,只能跑到卫生间办公,在厕所呆了一个小时,只得到一个被罢免的结果,实在太可笑。
呷哺呷哺的一系列操作,让公司的股价接连大跌,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的股价已经跌去了56%,而赵怡在今年的1月份和4月份两次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累计套现达3000多万港元。
呷哺呷哺的业绩不佳,口碑也下滑的原因,是更贵了,以前每顿饭花费三四十元就能吃饱,现在一个人单点随随便便就六七十元,关于一人一锅的模式,走价格亲民路线的呷哺呷哺近年来却逐渐向轻奢和高端路线靠近,甚至为此调整了门店的装修环境和品牌形象。
2017年6月,呷哺呷哺的创始人贺光启表示,呷哺呷哺将从快餐向轻正餐转型,打造火锅界的星巴克,但是打造精致感的成本始终会增加到消费者头上,过去5年,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费已经从46元增长到62元,但是这个路线遭到了赵怡的质疑。
2018年,赵怡在呷哺呷哺转型疲态之际,提出了一个纠正模型,将公司的路线回到类似“优衣库”那种大众模型上去,坚持大众消费为主,但是市场反馈依然不尽人意,2020年,呷哺呷哺收入55亿,归属股东净利润只有183万,扣非后亏损达1.8亿。
在门店方面,2017年到2020年,呷哺呷哺的门店数从759家增加到1061家,增速持续下降,翻坐率更是四连降,客流减少,盈利下滑,失去耐心的资本市场纷纷减持呷哺呷哺的股票,3月份,高瓴资本将呷哺呷哺股票清仓,大摩也在同一天减持。
呷哺呷哺的未来走向未知,无论是轻正餐的转型还是赵怡的纠正模型,都不是呷哺呷哺的灵丹妙药,而打工者赵怡无法力挽狂澜,只能被迫出局,而下一步呷哺呷哺该如何走,仍未可知,对于赵怡在厕所内被罢免,你怎么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代发工资 https://www.shsx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