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粟裕病逝,收拾遗物发现一封陈旧电报,揭开一件华野秘闻

抖音培训 http://www.cnphoto.org/

  一九八四年天降霹雳,我国的开国大将战神粟裕,因为常年病痛的折磨,于二月五日病逝于北京。粟裕的妻子楚青在整理丈夫遗物时,突然发现了一封四十年前的电报,上面标注的日期是一九四七年,电报究竟写了什么,竟能让粟裕保存四十年之久呢?

  怀着疑惑的心情,楚青翻开了尘封多年的纸张。仔细阅读后,她发现这封电报竟然揭秘了一件华野当年的纷争,而自己的丈夫竟然受到了这么大的委屈。

  事情要从南麻临朐战役失利说起,那时的粟裕已经经历无数次的战斗,成为了解放军中的常胜将军,尤其是刚刚获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当时面对国军精锐的二十四个师,粟裕和陈毅采用“黑虎掏心”的战法,精准预判了国军五大主力师之首——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的动向,一举全歼了对方,极大的打击了国军的战斗意志。

  在击败了张灵甫后,部队中出现了一种自大的情绪,华野内部对那些不如张灵甫的敌军部队产生几分不屑,认为他们肯定更不堪一击,之后,为了支援中原野战军,华野奉中央之令,在鲁中南、河南等地发起攻势。

  部队选择分散作战,多点开花,兵力分散后,部队战斗力肯定会有所下降,可当时部队中却有很多的轻敌思想,丝毫不把国军放在眼中,而老蒋这边却是因为孟良崮惨败之后,立即命令部队停止进攻,他召集了所有将领进行批评,并严厉处置了战役中“友军遇难,不动如山”的李天霞之后,为了提升国军战斗力,更是把侵华战犯冈村宁次放了出来,作为军事顾问,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下,双方爆发了南麻战争。

  南麻地处鲁中的山区,是一个三面高山、一面丘陵的小盆地。这里驻扎的是五大主力之一的国军整编十一师,师长胡琏收到老蒋的指示后,采取的战术更为谨慎,他步步为营,将这里的居民都驱赶走,然后大力构建工事堡垒,短时间内竟然修建了大大小小两千多座碉堡,摆出了拼死防御的姿态。

  华东野战军最开始选择慢慢蚕食敌军的打法,分四路展开攻势。在连番暴雨的情况下,历经整整十八天的战斗,将敌人外围据点基本拔除,可就当我军准备一鼓作气猛攻南麻时,胡琏向徐州方面求援。

  之前老蒋就下过令,再有不救助队友的行为,部队将领一律军法处置。徐州方面收到求援后,急忙派出四个旅支援南麻。

  而我军在敌方强大的攻势下,打得更加勇敢顽强,将之前在孟良崮缴获的弹药全部砸在了敌人的碉堡上面,可惜连续几天频繁下雨,我军很多弹药都受潮失效了,再加上攻坚器械准备不足,战士们的伤亡太大了,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决定放弃攻打南麻部队,向临朐地区突围。

  而此时,李弥带领的国军第八军刚刚占领临朐,粟裕得知敌军刚到,没有来得及修建大型防御工事,可以趁其立足不稳,将敌人击溃,鼓舞我军士气。

  于是在二十日命令部队围攻临朐。

  临朐是座古城,位于鲁中、渤海两区中间的咽喉要道,位置相当重要。石河、弥河等河流从城旁流过,平时水浅,可以徒步过河。可是二十四日突然下起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很多人被冲走,最后绕到上游过河,到达临朐城外时,地面一片泥泞,在局面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军部队仍然奋起进攻,可面对敌人的重火力打击,每次都是夜间打进去,白天就被反出来。

  这样的局势,僵持了七天七夜,虽然给敌军造成了重创,但我军也付出了非常大的牺牲之后,由南面而来的敌人援军以四个军的兵力,向临朐城压来。

  鉴于我军已经连续作战多日,部队十分疲劳,再加上伤亡巨大,无奈最终决定撤出战斗,部队向胶济铁路以北及诸城地区转移。

  这两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一点八万余人,但自身也伤亡了二点一万余人,是解放战争以来一次非常严重的损失。

  面对连续的失利,华野上下非常的沮丧,而作为战区指挥官的粟裕,他在华野内的资历并不显著,却当上了指挥官,这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之后,指挥部有人认为,既然这一仗没有打好,那就要主动承担责任,向中央检讨错误和教训,所以由粟裕写出总结报告。

  从整个战役上分析来看,其实并不复杂,各个方面的损失也已经统计清楚。他在报告中大致写道,第一,华野上下对国军的行动产生了错误的判断。第二,兵力太过分散,让战斗力大打折扣。第三,指挥层过于乐观,没有认清情况。第四,对于国军的变化认识浅薄。大体内容就是这样,分析的很到位,态度也很诚恳,没有逃避问题,大胆的承认了指挥上的失误。

  然而,当粟裕将报告发给指挥部,华野有些领导看过后,不赞同将这封电报上报,他们认定这次战役的失利,并不是因为华野的战略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军事安排和一线战斗出现了失误。

  这样的话,华野在此次战役中就不会承担很大的责任。粟裕收到消息后愤怒不已,胜败乃兵家常事,知错就要改,为什么要学国民党,选择互相推卸责任呢?一线部队本就作战艰苦,这样还要承担失败的责任,粟裕心里十分的难以接受,于是他立刻写出了另一封电报。

  以自己的名义向中央申请处分,并表示自己对于战役失利应当负全责。按照粟裕当时的职务,他是无法独自向中央发电报的,这封电报又转到了华野指挥部。

  陈毅是粟裕的老领导了,他知道粟裕的倔脾气,因此看到电报后,并没有什么太大反应,可那些一开始驳回他的人,却是十分生气,有领导还写给粟裕一封回信,驳斥他的所作所为,并指责他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而且缺乏远见,否定了他以往的功绩。

  粟裕收到信后更加生气了,好在有陈毅的压制,让这件事情没有继续闹大,可中央还是察觉出了一些端倪,发现华野内部火药味十足。于是主席及时发出电报:“粟裕同志支午电悉,几仗未打好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望安心工作,以利再战。”

  中央的回电暂时熄灭了华野内部的火气。之后,粟裕也是连连打出胜仗,更是在淮海战役中一战封神,显示出了他出色的指挥能力,建国后更是被授予了开国大将的军衔,位列大将之首。

  当初的那封请罪电报,他也一直收藏了四十年之久,直到去世都没有公开,也没有丢弃。可见这件事是将军心中一直都过不去的坎。#粟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