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才是书中写到的徽州,99%的人都去错了!

铝皮 http://www.yxtal.com

你可知徽州?

那是个在地图上已经消失的地方。

在书中尚能寻到的徽州,

她像极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

矗立在皖南一方的山水中。

每一处村落田园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却又历尽里太多的沧桑。

徽州的人想来是非常崇尚自然的,

所以他们的家都在山水的怀抱当中。

他们扛着农具或是披着蓑衣,

一代又一代的路过村口处那座小桥, 去田间耕作。

桥下的小河吴侬软语的妇人, 梆梆的捣着衣物。

江南多烟雨。

撑一把油纸伞, 慢悠悠地穿过悠长的小巷,

你会在天青雨色里偶遇一场花事,

会被追求风雅的才子写成一首寂寥的诗。

暗青色的石板路,氤氲着旧年的味道,

马头墙、小青瓦的房舍在蒙蒙烟雨中,

折成一幅幅水墨画。

灰瓦白墙下雨滴泛起的圈圈涟漪,

执笔写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夏天的稻田蛙声一片;

秋天是晒在院落中的柿子;

冬天推开窗是远山白雾;

寻常日子家中闲坐也觉得灯火可亲。

居于此总是会恍惚的,

倒也不是怕入了梦,

反而是怕雨打芭蕉,鸟叫虫鸣吵醒了梦

那个徽州,

散落在了烟雨中的院落

层层叠叠的 青砖小瓦马头墙 ,

古朴的雕梁画栋,斑驳的石板路。

院中的水池养着几尾鱼和荷花,

池边墙角放着各异的盆栽。

这是多数徽派庄园布局。

如果你有幸走进一座明清时的徽派老宅,

有幸在廊下听一场雨,

看雨淅淅沥沥的从屋檐滴落在池中荷花,

最后慢慢滑下,

雨滴在池中激起涟漪惊得鱼急忙躲在花下,

你便会切实的感受到微派建所显露出来的的魅力。

那个徽州,

散落在了盛夏的稻田

太多人前往那皖南寻找散落的徽州,

离不开春天又或者秋天。

春天的徽州是被明亮鲜黄的油菜花,

包围的宁静典雅的皖南古村。

秋天的徽州是挂在枝头柿子,

是浓烈耀眼的漫山红叶。

我却独爱入夏的徽州。

地处山脊的 木梨硔村, 三面悬空,

远远望去仿佛无依无靠的云间孤岛。

木梨硔村至今没有通水泥路,

依旧保持着相对纯粹的乡村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通向村落的是一条藏在竹林中,

一米宽的石板小路,

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古意丛生。

清晨的村落笼罩着薄雾,

神秘而又朦胧。

墙上青色苔藓灰色的印记,

想来应该是多年来山雨拜访过后留下的痕迹。

穿过幽深的小巷便是村前生机盎然的稻田,

远远就闻能到一股水稻的清香。

晚上,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

似是相互道贺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那个徽州,

散落在了盛夏的荷花

在夏日明快的夕阳下灰瓦白墙的 宏村 ,

有一种说不来的韵味。

桥下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的树木,

远处的山若隐若现。

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

汩汩的水从房舍前潺潺流过,

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

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闲庭兴步其间,

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村边的 南湖 种满了莲藕,

等到盛夏会开满满一池子的荷花。

泛舟湖上或是漫步在湖心的桥,

一定会让你觉得自己以前活得太潦草了。

那个徽州,

散落在了盛夏的乡村

坐一辆老乡的三轮车去 木坑村 。

方圆数十里均为大毛竹,

茫茫竹海中藏匿着着数十间,

白墙黑瓦的徽派楼舍。

院落里散养着几只鸡,

清理出一块空地上种青菜,

几位老人在大树下乘凉,唠嗑。

可能这就是很多人一直追求的,

平静且诗意的乡村生活吧。

那个徽州,

散落在了盛夏的山水

古称西黄山的 牯牛降 ,

松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树冠如华盖,干枝似虬龙,

千姿百态,各显神奇。

虽没有黄山上的松树名气大,

却比其更多一份天然情趣。

你可记得《西游记》中,

观音乘云缓缓而来身后的佛光?

每当雨过天晴,云雾汇集之时,

太阳穿过云彩,透过雾气,

把阳光洒进牯牛降的山谷,

云海之上便会悬起一轮五彩光环,

若隐若现,妙趣横生。

想去看烟雨蒙蒙的古村落,

听老人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想去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徽派院落,

喝茶,听雨;

想去走走暗青色的石板路,

也不知会不会偶遇一位撑伞的南方姑娘。

村边的稻米就要熟了,

徽州的盛夏,你要一起去看看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