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资产,高负债,估值缩水…京东物流IPO背后的困局

玻璃钢化粪池

  5月2日,“坚持送货到家”的京东物流,披露了IPO聆讯资料,京东物流年收入为734亿元,其中外部收入342亿元。

  这个数字只是看上去美好罢了:京东物流的估值从此前的400亿美元降为低至340亿美元;2020年,京东物流的负债总额576.16亿元,资产总额547.23亿元,因此京东物流资产负债率高达105.3%,已资不抵债,主要靠现金流维持,其现金流主要来自上游供应商的账期。

  是什么让看似美好的京东物流走到如此境地?

  

  取决于企业是否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工成本,京东物流的人工成本,太高了!

  最近三年中,京东物流的亏损幅度逐年扩大,2018、2019、2020年这三个数字分别是:28亿元、22亿元、40亿元。亏损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建设仓库花了太多钱吗?实则是人工成本的巨大支出。

  整个2020年,京东整体新增10万员工,其中大部分去了京东物流,19万的员工总数,让京东物流成为了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福利、五险一金、快递员底薪等看似美好的待遇,却让京东物流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人员效能,可以直接决定公司的效率和利润,京东物流目前共有19万名员工,创造了346.45亿元的年外部客户收入,“人均效能”仅仅18.2万元。

  顺丰和四通一达这些已经上市的快递物流公司,全部都是盈利的。只有即将IPO的京东物流,14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京东物流收取的那些看似高昂的快递费,无异于杯水车薪。

  

  在人员如此饱和的情况下,京东物流打造了一体化供应链,配送速度快,货源质量高,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但是,它就像一条重金打造的“豪华巨轮”,虽然日行千里,但是调头、改道起来,明显缺少灵活。

  

  从目前来看,京东物流的生产命脉仍牢牢地被京东集团掌控,如果没有京东平台的订单输送,京东物流难以达到这样的营收规模,而京东电商平台的增速乏力又抑制了京东物流供应链业务的发展。

  成也京东,败也京东。

  

  那么,增加外部的业务量会不会更好呢?经过三年的外部扩张,京东物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在2020年占比已经近半,但2020年京东物流却巨亏40亿,创造了创立14年来亏损的历史记录。

  京东物流表示,其市场份额为2.7%。

  既无法摆脱京东的依赖,外部客户的开拓又受限,京东物流还将长期处于不上不下的困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