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卢爱玲:幸福的婚姻,旗鼓相当,各自精彩

亲子鉴定

  

  在苏州,拙政园附近,太平天国忠王府的旧址上,坐落着一座白墙黛瓦,清新雅致的博物馆。

  馆内绿竹镂窗相映成趣,小桥水池相得益彰,颇有江南园林淡雅轻盈的美,而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斜坡屋顶的几何图形,又有着现代建筑简约爽朗的美。

  这座让人叹为观止,把苏州传统园林文化和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同时又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州博物馆。

  

  它出自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的贝聿铭之手。

  贝聿铭的经典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日本的美秀博物馆有着桃花源般的意境,德国历史博物馆被盛赞为“完美的设计”,香港中银大厦,美国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随便哪一个都足以惊艳世人。

  然而,贝聿铭却说,他此生最骄傲的不是建筑,而是他的妻子卢爱玲。

  

  一见倾心,喜结连理

  贝聿铭家世显赫,明清时期,贝氏家族就因为贩卖药材成为“苏州四大家族”之一。并且,他的家族打破了我国民间关于“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历经15代而不衰。

  贝聿铭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银行家,坐拥大量财富。负有盛名的狮子林曾是贝家的祖产,贝聿铭每年假期都会在狮子林里住上一段时间。

  良好的家境使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兴趣和开阔的视野。

  18岁的时候,父亲建议他到英国学金融,贝聿铭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到美国学建筑。

  在美国,她遇到了一生挚爱——卢爱玲。

  

  卢爱玲出身广州的名门望族,祖上以武探花成名,曾出入金銮殿护卫皇上,她的曾祖去世时,慈禧太后还亲笔赐匾:“福善修仁”。

  卢爱玲的父亲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工程师。她的母亲出身官宦世家,外祖父是晚清最后一任驻美公使。

  良好的出身和教育,使本就美丽大方的卢爱玲更加气质不凡,优雅出众。

  贝聿铭和卢爱玲的相遇,颇有罗曼蒂克的味道。

  1938年暑假,贝聿铭去纽约参加朋友聚会,他去火车站接一位朋友,在汹涌的人群中,贝聿铭一眼就看到一位仪态大方,明眸皓齿的中国姑娘,眼光再也无法移开。

  就如《传奇》里唱的:“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无法忘记你容颜。”

  所谓一眼万年,一见钟情说的就是这种相遇吧。贝聿铭暗下决心,一定要追到这位姑娘。

  这位姑娘就是卢爱玲,此时的她要去波士顿卫斯理学院读书,这所名牌院校培养出很多优秀女性,冰心、宋氏三姊妹就是毕业于此。

  贝聿铭热情地提出开车送她去波士顿,卢爱玲婉言谢绝了。

  值得庆幸的是,天遂人愿,因为飓风,卢爱玲乘坐的那趟火车延迟了。

  听到消息后,贝聿铭喜出望外。他跳到卢爱玲所在的火车上,一节一节车厢找。找到卢爱玲后,就一直陪她聊天,排解等待的无聊,异国他乡,有人如此在意关心自己,卢爱玲也就卸下了些许防备。

  不久以后,两个才貌相当,志趣相投的年轻人,恋爱了。

  此时的贝聿铭对正在读的大学感到失望,便在卢爱玲的支持下,转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专业。

  卢爱玲坚持完成学业再结婚,贝聿铭等了两年,在卢爱玲毕业的第5天,俩人举行了婚礼。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运。

  从此,俩人牵手半个多世纪,伉俪情深,给我们上演了一出不可多得的婚姻教科书。

  

  旗鼓相当,各自精彩

  世人都知道贝聿铭是建筑大师,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妻子卢爱玲也曾攻读过建筑学。

  俩人结婚后,卢爱玲继续深造,考上了哈佛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孩子出生后,她选择了回归家庭。

  但卢爱玲的才华并没有淹没在生活的一地鸡毛,油盐酱醋中,良好的美学品位,深厚的专业素养,使她成为贝聿铭的助手、知己和顾问。

  让贝聿铭在建筑界声名鹊起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卢爱玲就功不可没。

  肯尼迪总统遇刺后,肯尼迪家族决定修建一座图书馆来纪念他。

  贝聿铭虽然处于候选建筑师名单中,但他资历很浅,其他建筑师很多都已功成名就。

  为了迎接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女士的拜访,卢爱玲把贝聿铭工作室重新布置,还打听了杰奎琳的喜好,摆放了她最喜欢的鲜花,给杰奎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最终,贝聿铭因为设计充满希望和想象力,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了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者。

  然而,就在这项工程开始启动时,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先是选址问题,本来定在一个废旧火车站,火车站的拆迁工作就持续了四年,四年后,建筑材料涨价,贝聿铭原先的设计方案超出了预算,只能重新设计。

  然后,又因为设计风格与当地整体建筑风格不符,遭到激烈反对。期间,又经历社会暴乱,肯尼迪弟弟被杀,杰奎琳再嫁等一系列变故,使肯尼迪图书馆的修建一度搁浅。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些人对贝聿铭的设计稿肆意地抹黑和否定,他们嘲讽他的设计是一个东方人的自说自话。

  这种打击,对贝聿铭来说是致命的。

  

  卢爱玲说,那一段时间,贝聿铭每天回到家,她一眼就能看出他有多累。

  这时,卢爱玲挺身而出,她带人四处查看,寻找新的图书馆地址。同时,为了结交政界人物争取支持,她拿起丢掉多年的画笔,免费为国会设计了新的办公大楼。

  为了这个设计,她把孩子丢给保姆,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没见孩子一面。

  最终,在卢爱玲的全力争取下,图书馆地址改到了一个垃圾站。

  贝聿铭重新设计了图纸,等到肯尼迪图书馆落成时,距离当初筹建已经过去了15年。落成后,肯尼迪图书馆立马在美国建筑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贝聿铭一战成名,从此进入世界顶尖建筑设计师的行列中。

  

  肯尼迪图书馆建成之日,贝聿铭曾说:“我不想为其落泪,当然也不想为其鼓掌,仅有的掌声,留给我的夫人,没有她,这座图书馆今天就不可能立在这,而倒下去的只能是我。”

  耀眼的军功章里确实有卢爱玲的一半,15年对一个人的毅力和耐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卢爱玲给了贝聿铭谁也替代不了的信念和支持。

  好的婚姻,大概就是这副模样,既通力合作,携手并进,又旗鼓相当,各自精彩。

  幸福的婚姻,是共生,而不是寄生。

  

  彼此互补,相得益彰

  贝聿铭口才虽好,却不擅长与人争论,他的儒雅和风度也让他不屑于和别人争论,遇到难缠的事情,总是卢爱玲出马。

  贝聿铭的设计勇于创新,尤其是对光线的大胆运用,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遭到了同行的嫉恨,各种打击和负面批评日益增多,再加上工作的劳累,贝聿铭时常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1943年,在纽约建筑学会的年会上,贝聿铭的一座神庙修复稿,被批得体无完肤,其中不乏一些不怀好意者的恶意攻击。

  贝聿铭大概有一周的时间不言不语,闷头喝酒。卢爱玲抱着孩子到教授家里,二人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卢爱玲据理力争,为被年会除名的贝聿铭讨回了该有的荣誉。

  后来教授逢人就说:“贝聿铭所有的成功,都该归功于卢爱玲的那个下午。”

  人人渴望岁月静好,但真实的生活是大江奔流。

  1972年,发生了一件让贝聿铭再次陷入漩涡的事件。

  设计汉考克大厦时,为了采光效果和整体布局,贝聿铭采用了极简的玻璃幕墙设计。没想到,施工期间遇见大风,玻璃幕墙大面积脱落,导致工程延期,费用也翻了一番。

  一时之间,矛头纷纷指向贝聿铭,许多业主将他告上法庭。

  贝聿铭时常忙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卢爱玲看在眼里,她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后,再一次挺身而出,她出面处理各种法律文书,解决各种找上门的问题。

  记者采访她时,她笑着说:“贝先生是我的,而建筑是他自己的。除了建筑图纸,其余的事找我,请不要打扰他。”

  说此话时,卢爱玲已经五十多岁了。

  

  这个果敢利落的女人,总是在丈夫遭遇一次又一次打击的时候,做了他最坚强的后盾,给了他最有力的扶持。

  他们优势互补,成了谁也不可替代的彼此。

  

  最好的爱,是我懂你

  夫妇俩人虽然身在美国,但心里时时想念着祖国,他们给三个儿子取名定中,建中,礼中,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为了慰藉贝聿铭的乡愁,卢爱玲为他做家乡菜,缝制中国长袍,年三十还按故乡习俗剪窗花贴灶神,院子里种满了从老家寄来的花草,还建造了富有家乡风格的凉棚、假山和亭台。

  卢爱玲还百般托人从国内寄来《四书五经》的线装书,想方设法弄来上百张京剧唱片,家里到处充满着浓浓的中国气息。

  很多年后,当贝聿铭看到中国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新闻时,他欣喜若狂,终于看到回国的希望了。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美国建筑师协会向中国建筑协会发出访问函,但是,首批出访中国的建筑师名单里,没有贝聿铭的名字。

  贝聿铭倍感失落,这次又是卢爱玲,她拿着贝聿铭的作品名单和获奖证书四处游说,甚至独闯美国建筑公会,被恶犬扑上来咬坏了裙子。

  她脱下鞋子敲断了狗的腿,历经各种波折,最后为贝聿铭争取到这次回国机会。

  1974年,将近60岁的贝聿铭,重新踏上这片他朝思暮想的土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卢爱玲靠着贝聿铭的肩膀,拍拍他,说:“终于回来了,有生之年回来就好!”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贝聿铭最懂的是建筑,而最懂他的人无疑就是卢爱玲。贝聿铭让建筑有了生命,而给了他艺术生命,并支撑这个生命的还是卢爱玲。

  他们的儿子曾说,母亲是父亲的秘密武器。

  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

  幸福的婚姻,懂比爱更重要!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已经90岁高龄了,卢爱玲陪着他走访数千里,悉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寻找素材和灵感。

  他们二人从青年时代的一见钟情,到白发苍苍时的相依相守,一路走来,相濡以沫,互敬互爱,曾被欧洲媒体评为“最令人羡慕的世界十大名人神仙眷侣”。

  有人羡慕卢爱玲嫁了个世界级的大师,却不知道大师最幸运的是娶了她。

  女人只有自身优秀,才能遇到更优秀的人。

  与其在爱里卑微乞讨,不如努力提升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才会遇见更好的别人。

  愿你一生得遇良人,既有可以和他并肩作战的能力,也有一起回首岁月的福气。

  作者|画屏,期待在写作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主播|简宁,声音控,jianning20171114。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好书推荐

  卢浮宫前透明的金字塔,曾被骂作“一个巨大又不可理喻的破玩意”,后来又被赞誉为“飞来的一颗巨大的宝石”。

  这座饱受争议的建筑背后,浓缩了法国近千年的历史,凝聚了世界40万件艺术精品,点击图片或识别二维码,领取「十点听书会员」7天免费体验卡,收听《巴黎卢浮宫》精讲及1000本优质好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