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这场不得人心的“政治秀”,注定只会是无人喝彩的独角戏。
作者:闻天夏
“再见吧,G7!……你的失败,只能怪自己!”
英国知名学者、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话一针见血,代表了国际上的一种呼声。多国专家认为,作为旧时代的产物,G7早已不合时宜。
5月5日,英国伦敦,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完成了两年以来首次线下会面。会上虽然没有中国代表的身影,但谋划如何对付中国的声音,却此起彼伏,仿佛中国,是这场会议的“影子主角”。
这场会议释放的信息很明确: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拉帮结派,煽动与中国对抗。排除了俄罗斯的G7,本质上不过是旧时代的产物,根本无法遏制中国发展,只能靠政治做秀来唬人。
当地时间5月4日,七国集团代表在英国伦敦会面。
拉帮结派,就为对付中国?
七国集团是何来头?
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内的七个国家,是这个“小圈子”的组成者。此次会议,是G7两年来首次举行的线下会议,轮值主席国英国,还拉来了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韩国等“新人”撑场子。
声势搞得这么大,本来应该聚焦地球人公认最紧急的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等议题,没想到,中国成了会议的“影子主角”。
正式会议开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围绕“中国”议题频做文章。5月3日抵达伦敦后,布林肯与英国外相拉布举行了双边会谈。拉布直言,这次开会是要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
同一天,布林肯还与日韩外长分别举行会谈,并强调要在处理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时“加强合作”。
“G7寻求对华共同阵线。”外媒报道称。G7正式会谈的第一场会议,就是讨论中国。
美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称,会议花了约90分钟,讨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鼓吹中国“经济威胁”。
从中国在贸易、投资和发展融资方面的做法,到香港选举制度、东海和南海等周边局势、新疆问题等,G7对涉华议题的讨论和攻击,可谓是火力全开,一个也不落下。
资料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国际规则秩序,G7说了算?
既然这么关注中国,为何不邀请中国代表来参会呢?
面对美媒《纽约时报》记者抛出的疑问,拉布回应称,他认为,有必要有一个组织,将有“相同想法的国家”连结在一起,以讨论“如何应对挑战”。
布林肯补充道,这并非“想围堵中国”,只是为了“维持国际基于规则的秩序”。
这话不说还好,说出来就颇具“掩耳盗铃”的意味了。一名外交官说,美国希望建立一个让七国集团及其它利益攸关方参与的磋商机制,以便各方能对中、俄的行动做出协调一致的回应。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要搞“小团体”商量怎么对付你(中、俄),怎么可能让你参与进来呢?至于“相同想法”,恐怕就是“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吧。
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也十分可笑。如果说“规则”是基于全球共识所产生的,那过去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美国不但不是一系列国际规则的守护者,反而是规则的破坏者。无论是无视联合国的意愿,单独对外发动战争,还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裁决不予理睬;无论是随心所欲退出缔结的国际条约和协定,还是“长臂管辖”干涉他国内政等,都显示出美国对规则一词的“双标”和狭隘定义。
2021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会谈时,中方代表杨洁篪就已反驳过“基于规则的秩序”这一说辞。杨洁篪称,“中方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所鼓吹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难道国际秩序,是G7说了算?
“G7,你的失败只能怪自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5月6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七国集团”外长会对中国的指责没有事实依据,这是公然插手中国内部事务,是搞开历史倒车的集团政治,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和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肆意破坏,违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事实上,多国专家认为,作为旧时代的产物,G7早已不合时宜。
马丁·雅克社交账号截图
英国知名学者、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就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再见吧,G7。你曾经主导世界,但如今你只是世界越来越小的一部分。你难以忍受自身地位的衰落,所以你责怪中国。但你的失败,只能怪自己。”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表示,在G20和其他国际合作模式背景下,G7的存在价值,“令人怀疑”。
就连美国这个利己主义者,也承认过G7的局限性。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批评七国集团是“一群过时的国家”,“不能客观反映当今世界格局”。但是,特朗普之所以没有实施其一贯的“退群”举动,无疑是仍想要利用这一集团,来拓展美国的利益。
如今,无论G7如何高举“应对中国”大旗,抱团“讨伐”中国,这场不得人心的“政治秀”,注定只会是无人喝彩的独角戏。
原标题:《中新网评:中国竟成“影子主角”,是时候“再见吧,G7!”》
编辑:高萌
责编:王珊珊
相关新闻
七国外长会议乱成一团,印度喜提热搜,美德没谈拢,日韩闹崩了
当地时间5月5日,于伦敦举行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闭幕。受疫情影响,这是近两年来G7代表首次举行的面对面会议。
不难看出欧美各国对此次会议的重视。除了美国及其G7盟友——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之外,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以及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5个国家也作为特别成员参加了会议。
没想到,久未碰面的G7各国高层并没有抢到热搜,非G7成员国的印度却抢到了。
5月5日会议当天,英国天空新闻报道称,应邀而来的印度代表团,有两人新冠检测结果为阳性。为此,印度代表团已实行全员自我隔离。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也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称,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通过线上方式参与G7外长会议。
都知道最近印度疫情不容乐观,但英国和印度,一个敢请,一个也真敢来。
各国代表团可能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按说如此近距离感受新冠风险,这次会议各国更应该好好谈谈疫情才对。
G7成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协调世界主要工业大国之间的经济政策。自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各国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隔离防护措施,经济活动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负面影响。在这种时候召开G7外长会议,首要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新冠威胁,以及新冠带来的经济衰退。
但荒唐的是,即便身旁就是视频参会的印度外长苏杰生,G7外长会还是在英美的主导下,一骑绝尘,奔向了中俄议题。
苏杰生
5月3日,提前抵达伦敦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开始为“中国话题”造势。他在与英国、日本、韩国外长分别举行的会谈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中国,表示西方将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避免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破坏”。
5月5日,俄新社报道称,美国国务院高官在于伦敦召开的G7外长会期间表示,七国外长讨论俄罗斯和中国问题所花费的时间是讨论其他问题的三倍。
他说:“我们8点45开始会议,用一个半小时讨论中国,然后花30分钟讨论缅甸、利比亚和叙利亚,另外一个半小时讨论俄罗斯,其中也涉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问题,还有30分钟讨论阿富汗。”
美国彭博社报道称,有官员披露,美国在会议召开前就向各国代表分发了一份文件,提议对抗中国的“经济胁迫”。
布林肯
好好的七国外长会议,再一次被美国带到了“对抗中国”的老路子上,而真正的“敌人”——新冠病毒——还在印度肆虐,甚至与谈判桌近在咫尺。
不难看出,英美两国之所以在G7会议中邀请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是想在G7加上四方对话,甚至试图让韩国、东盟也加入进来,扩大现有的“反华抗俄小圈子”。
然而从会后各方的报道来看,美国的意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美国国务院此前曾表示,布林肯将在G7外长会议期间与德国外长马斯会谈,要求关停“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
“北溪-2”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可以解决德国的能源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俄罗斯提供大量的经济收入,互利互惠。
唯一“受伤”的,只有美国。不仅对俄挥舞的经济制裁大棒力道减弱,对德国的影响力也会降低。
早先马斯就曾对美国干涉“北溪-2”项目“吐槽”,如果今后做任何事都得按华盛顿希望的方式,那就不必谈欧洲国家主权了。
G7外长会期间,布林肯再次提出了关停“北溪-2”的要求,马斯自然没有理会。
美国德国没有谈拢,日本韩国也闹得非常不愉快。
韩国外长郑义溶对日本将核废水排放入海表示了忧虑和反对;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则要求韩方就慰安妇索赔案采取适当措施,拿出日本可接受的方案。
郑义溶与茂木敏充
另外,还有报道称,美国希望拉拢G7成员对中国实施制裁,但是遭到了德国、意大利等部分成员的反对。
总结下来,整个G7外长会议,不少国家都在“自说自话”。美国试图通过G7外长会议重新团结盟友对抗中俄,但它只担心中国崛起对自己的全球霸权造成“威胁”,而对盟友关切的问题并不上心。只有最强硬的美国“猛跑”,反而给人一种被孤立的印象。
并且,今非昔比的超级大国,也很难再有曾经一呼百应的影响力。
对美国的野心,英国著名政治学学者马丁·雅克在推特上发文称:
永别了,G7:你们曾经主宰全世界,现在却只是一个“缩了水”的派系。你们无法忍受自己地位的下降,所以只能责怪中国,认为中国要为你们的失败负责。请尊重中国,平等相待,致敬14亿人的成就。(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