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吃相很难看

赚钱

  七叔是我的好兄弟,他从0赚到4000万,然后又用半年全部亏完,着实是个人才。

  不过可能就是因为他的这些经历,才让他有足够的洞察力,能够挖掘事物的本质。

  我喜欢他的文章。

  他的思想忽“左”忽“右”,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他的观点足够客观。

  七叔可以用最简单诙谐的语言,把复杂的时事政治经济解剖得淋漓尽致,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不多说了,大家直接看文章更直观。

  这是七叔的公众号,不用客气,直接关注即可。

  时事/政治/经济

  ——下面是七叔的正文——

  1

  五一应该是个很愉快的日子,因为可以放假。

  还记得在侏罗纪世纪,五一是放假3天的,后来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把五一3天平分给了清明节和端午节,所以五一就剩下1天假期了。

  当然,有1天假期也不错,毕竟是额外多出来的,像尸体一样躺在床上,一手刷着手机,一手吊着葡萄糖,就这样渡过一个愉快的五一也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

  不过有人偏偏看不得大家这种颓废的鸟样,希望大家嗨起来,强行把五一增加到了5天。

  把五一前一周的礼拜天,和后一周的礼拜天强行换到五一当周,然后再加上原本的两天周末,瞬间从休息1天变成休息5天啦。

  其中还包括五四青年节本身就应该放假的半天,也就是说,实际这次五一就放了半天假。

  但是美其名曰小长假。

  我挺希望发明这个词的人小长寿。

  上面说一句,下面跑断腿,这次的调休烂到什么地步呢?

  我有一个为PDD拼命的肝帝朋友,996是常规操作,没有啥可以质疑的。

  但是这次调休,要命的事情来了。

  本身就是干6天,休1天,现在再把这唯一的休息天移到五一去,那是不是意味着要连续干12天(7+5)?

  还是说资本家会闪耀着人性的关怀,给多放1天?

  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共产主义接班人,完全无法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险恶——就是连干12天,美好的幻想和用屁股吃饭一样不靠谱。

  于是我这位肝帝朋友妥妥地干了12天。

  不过这还不是结尾,因为放完五一,还有第二个12天等着她。

  她说,想先我一步早点超生。

  我躺在家里的6尺大床上,嘬着肥宅快乐水,唏嘘不已,表示同情。

  2

  就这样,来到了令上帝发笑的思考环节——为什么这次五一要这样反人权的安排呢?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促进内需,让大家集中消费。

  现在宏观数据好得不得了,但是内需就是拉动不起来,老百姓不肯消费。

  其实也不是老百姓不肯消费,而是手头实在没钱,不敢消费。

  现在居民负债率都超过60%了,也就是说,你每赚100块钱,有60块要去还债,手头只剩40块可以消费。

  如果再加上4个老人和2个孩子,还敢给自己花钱,我敬你是个勇士。

  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导致现在年轻人不肯消费,不肯结婚,不肯生孩子,平躺吊葡萄糖可能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很多专家学者就急了,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会让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就会通货紧缩,然后再一次抑制需求,恶性循环。

  隔壁韩国人口死亡人口大于新生人口,正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所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是降低物价还是提高收入?

  都不是,我们想出来的办法是,既然没有需求,那就制造需求嘛,跟在马路上洒图钉差不多一个意思,真特么醉了。

  比如把五一拼拼凑凑,给你们足够多的时间,你们去全国各地旅游,购物,花钱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那么这样的好意,对于每天经历996的社畜们会心领吗?

  总之我那个朋友很想超度那位“小长寿”,并且买了某外卖平台五一超值套餐,除了拉屎不准备起床了。

  不单单是她,各种平台上的留言,都表达了对这次五一小长假的反感,甚至连央媒都出面表示反对。

  这种刻意制造需求的方式,着实吃相难看,而且很可能起到反作用,毕竟想到节后还要连续上12天班,谁敢在这休息的5天里出门嗨翻天?

  有这个资金实力,也没这个身体素质。

  3

  无独有偶,前两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调查发现中国的旅游消费主力不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是那群60后。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从1000元到40000元,基本都是60后占绝对主力。

  不过想想也有道理,毕竟60后现在都是已经或者即将退休,完全满足有钱有闲的定义,没有心事潇潇洒洒地旅游消费简直不要太开心。

  然而我想强调的是,这个群体的人,他们并不需要五一合并假期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需要合并假期的往往都是那些年轻人,而那些年轻人却因为生活压力所迫,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出门旅游。

  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上可以看出,实际上撑起中国内需的往往是这群60后,包括年轻人需要买房,实际上大部分还是啃的是他们的养老钱。

  再结合中国不断下降的生育率,断层的消费需求,畸形的贫富差距,我想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代表了什么。

  过于敏感,大家自己意会。

  现在的经济发展似乎陷入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困境,好像是个圈,根本理不出一个线头出来。

  怎么办?

  如果硬要我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努力激发年轻人的赚钱欲望,就像15年的时候提出的万众创业一样。

  尽管后来一地鸡毛,但是不能否定的是,这个口号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潜力,现在不少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起步的。

  有了欲望,才能有消费,才能有生产,才能有生育,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那至少保持现状,学学人家德国,该哪天休息就哪天休息,千万不要像这次五一那样折腾人,换来换去累不累啊。

  连续工作12天要死人的。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上一篇:

下一篇: